广乎攻略 | 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指南!

来源:广乎-关注广州上班族 2022.12.29
导语:超详细个税申报指南~~若未能解决你的疑问,可免费咨询

12月底前,

请尽快确认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咯!

 

确认后每个月可以“少缴税”或者“免税”

这对我们打工人而言,妥妥的是个大好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2023年度专项附加扣除确认的详细攻略。

 

/目录 
▪ 政策介绍

详述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是如何为你省钱的!

▪ 附加扣除项目介绍

详细整理了7项附加扣除项目的可享受扣除对象,扣除范围、扣除标准和扣除方式等

▪ 申报方式

详述专项附加扣除的2种申报方式!

▪ 三种情形申报确认指南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网上直接申报,根据情形对照着申请即可!
▪ 热门问答
未及时确认怎么办?有什么影响?...

 

一、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介绍

 

1.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对收入超过免征额人群的特定税收优惠
(1) 主要有七项,包括子女教育费用、继续教育费用、大病医疗费用、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费用,和今年新增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此外,个人养老金缴费也可享受税前扣除优惠。
(2)我们每个月的收入,减去5000元的免征额,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和你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剩下的才需要交税。
也就是说,填报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后,相当于把免征额度提高了,结果可能是个税少缴了,或者接不用缴个税了

举个例子:

你在广州工作租房每月工资1万元。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每月扣1000元。按规定你可以享受定额1500元每月的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 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之前,一年需要缴个税:

(120000-60000-12000)*10%-2520=2280元
(全年税前收入-60000(起征额)-社保、公积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 填报了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后,年需要缴个税:
(120000-60000-12000-18000)*3%-0=900元
(全年税前收入-60000(起征额)-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以上,填报了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前后对比,整整少缴税2280-900=1380元!

机智呀,到手的钱多了1380元 !\^o^/
 

2. 如果月薪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后达不到个税起征点5000元的话,就无需申报了,因为本身不需要缴纳个税,就无法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了。

 

 

二、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怎么扣除? 

 

1. 从2022年1月1日起,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到7项(今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这一项)

 

(1)继续教育

 

① 接受非全日制学历(学位)教育,可以抵扣4800元/年,同一学历最长可抵扣4年,也就是19200元;本科(含)以下继续教育学历的扣除,也可以选择让父母以子女教育支出来扣除,但不能同时扣除。

 

② 如果接受的是技能和专业技术人资格继续教育,则需要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比如2022年获得的证书,可以在2022年度,按3600元扣除。

»» 小贴士:

○ 为了最大化地获取个税减免,建议大家一年考一个证,分开来考能多获得几年的政策优惠;

○ 同时接受多个学历继续教育,或者同时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只能填报其中一个,享受一个扣除;

○ 但如果学历继续教育、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同时存在,则两类均可填报享受同时扣除。

(2)住房租金

 

① 在主要工作城市(受雇单位的所在地)没有自己的房子,需要租房而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标准定额扣除。按所在城市不同,分别按每月800元、1100元、1500元的定额标准扣除。

 

② 广州住房租金定额标准为1500元/月,假设租金1200元/月,也是按定额标准来扣除的。并且,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不能同时享受扣除!

»» 小贴士:

○ 此项专项扣除的计算时间为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结束的当月。如果提前终止合同,需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及时修改;

○ 夫妻都在同一城市工作,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合同写谁就由谁扣除);

○ 同一个纳税年度内,夫妻双方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3)住房贷款利息

 

① 首套房偿还贷款期间,每个月抵扣1000元,每年可抵扣1.2万,最长扣除期限不超过20年。(注意一定是中国境内首套房才行,即使月供4000,也只能扣除1000/月哦)

② 如果是夫妻两人买房的,可以选择把这个抵扣额度全给其中一个人。

③ 如果是夫妻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婚后要么选择其中一套房由购买方按标准扣除100%,要么夫妻双方对各自名下住房分别按标准的50%扣除。

»» 小贴士:

○ 同一个纳税年度内,夫妻双方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说明,

夫妻双方作为一个主体,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只能任选其一。

假设,一方填报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另一方填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这种情况就是不被允许的。

(4)大病医疗

 

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由个人承担的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费用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假如你或者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生病,花的医药费在医保报销后自己还支付了8.5万元的医药费,而且费用都在医保目录范围内,那么超过1.5万元的部分就是7万元,这7万元就可以全部据实扣除。如果超过的部分是9万,最高也只能扣除8万。

»» 小贴士:

○ 目前,比较便捷的查询大病医疗支出金额的方式主要通过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记录查询;

○ 大病医疗是按年度扣除的,需自行办理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

 

(5)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① 照顾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支出,一个婴幼儿按1000元/月的标准扣除

② 父母双方可以协商从其中一方的收入中抵扣,也可以各扣除50%,但一年内只能变一次。监护人不是父母的,也可以填报扣除

»» 小贴士:

○ 这项扣除是2022年1月1日实施的,可以将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到2022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中;或者2023年确认专项附加扣除时可以新增。

 

(6)子女教育

① 子女从3周岁起,从学前班到博士,一个孩子按1000元/月的标准扣除;每年可扣除1.2万,养两个孩子额度翻倍;

② 父母双方可以协商从其中一方的收入中抵扣,也可以各扣除50%,但一年内只能变一次。

 

 

»» 小贴士:

○ 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均可享受;

○ 子女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寒暑假等假期期间均可享受;

 

 

(7)赡养老人

被赡养老人: 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① 符合独生子女的,定额扣除2000元每月;

② 不属于独生子女的,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标准,且每人每月最多扣除1000元。

 

»» 小贴士:

○ 赡养多位老人不叠加扣除;

○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填报确认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修改变更。

 

说明:

○ 子女的范围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养子女、继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 父母的范围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

○ 夫妻双方扣税的,一定要利用好专项扣除政策里约定比例的扣除方法,因收入越高,扣税比例也会越大,建议工资高的一方申请可能会更划算些

 

 

2.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需留存资料,保存五年以备税务核查;留存的不需要上交,申报时不用给申报机关、也无需给代扣单位。

 

 

3. 除以上7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今年还增加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参加个人养老金可享受税前扣除优惠,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为扣税凭据即可。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流程三部曲:对条件、报信息、留资料,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广乎客服

图片
热心小编免费在线解答!

打工人不用担心没有时间打电话咨询啦!

 

 

 

三、专项附加扣除- 申报方式

 

1. 两种方式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1)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在扣缴单位发工资时享受每月扣除,申报时扣缴义务人选择相应的公司,并及时通知财务下载更新信息。

选择这种方式,公司每个月发工资申报个税时,就会下载你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在当月扣除,这样你每个月少缴税了,到手的工资就多了。

 

(2)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每个月按正常扣税,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办理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多退少补。

 

»» 小贴士:除了大病医疗必须要年度汇算清缴,其他项均可每月扣除。

 

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四、三种情形- 申报确认指南

 

1.无论是选择在扣缴单位发工资时享受扣除,还是选择在次年自行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都需填写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
(1)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需要在每年12月进行确认,才能在下一个年度继续享受专项附加税前扣除。

(2)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每年只能修改一次,关于部分扣除项目的不同比例扣除,一旦修改后本年一经使用扣除,将不再允许改动;

 

如:
  • 子女教育父母的扣除比例: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方式: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 赡养老人分摊比例: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2. 便捷申报渠道: 个人所得税App  ,使用前请先升级到最新版本哦~

 

【情形一】

首次申报或2023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进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 → 选择常用业务中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 选择需要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 → 扣除年度选择“2023”,根据指引填写信息后即可

 

 

»» 小贴士:

○ 第一次填写需要尽量完整,便于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年末时若无变化再确认一下即可,有变化时及时更新就可以了。

○ 扣除年度指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年度,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年度。对于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房贷利息支出等连续多年的扣除需要每年确认重新填写。

 在广乎后台回复【个税】可查看各项专项附加扣除填写指南。

 

 

【情形二】
2022年已申报过,2023年信息无变动

只需在2022年的基础上一键确认即可

 

进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 → 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版块 → 选择“一键带入” →  扣缴年度“2023,待确认信息中的扣除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一键确认” → 提示”将覆盖已存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再次点击确认即可。 

 

»» 小贴士

○ 进入可确认状态的专项附加扣除,核对信息后再点击“一键确认”,如需修改可点击“修改”,信息确认后再点击“一键确认
○ 如有“已失效”状态的信息,提示与扣除年度(2023年度)无交叉,则可进入页面选择“删除”或“修改”扣除信息后,再点击“一键确认”。

○ 确认后,在App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记录处,下拉选择扣除年度2023,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还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情形三】

2022年已申报过,2023年信息有变化

① 需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比如修改2023年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比例或者其他信息

点击“可确认”进入相关信息页面进行“修改”,再点击“一键确认”。

 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比如有老人在2022年去世,2023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再比如2023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
点击“可确认”进入相关信息页面,点击“删除”后,再点击“一键确认”;

也可以在确认后,在App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页面"的填报记录处,查看2023年度扣除信息,直接作废相关项即可。

 

 

五、热门问答

Q1、如果未及时确认或不修改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会有什么影响?

○ 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 若未及时确认,2022年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将自动视同有效并延长至次年。如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发生变化而不进行修改、仍按原条件在明年继续享受,可能影响纳税信用。

Q2、如果23年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未及时填报,可以补填补扣吗?

○ 可以。个税每个月先预缴,年底再汇算清缴,同一个纳税年度,算少了就要补税,算多了也会给你退税。

○ 同一个纳税年度内未享受或未足额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可在当年内向单位申请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充扣除;

○ 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己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

 

更多热门问答可在广乎后台回复关键词个税查看。有关个税的任何疑问也可免费咨询广乎客服。

 

温馨提醒:

在交税之前,记得申报 7 大专项附加扣除,每一项申报,都可以让你少交税。请在12月及时确认,才能在1月开始享受预扣预缴扣除,每个月少扣点,相当于每月进账也就多了点呢。

 

 

 

个税相关问题

免费一对一咨询

图片

 

图片

 

 

图片

更多攻略点击这里查看 ☞ 广乎公众号关键词回复合集

 

关于我们

「广乎」是一个面向广州上班族的平台,旨在为广州上班族提供利好政策、办事攻略、生活资讯、个人提升等优质信息。

从20年4月份至今,超过85000人通过我们的文章了解并申请了广州就业补贴,我们也通过微信和知乎免费协助了超过60000名高校毕业生成功申请到了政府的3000元补贴。
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到更多同样在广州工作的上班族们,在广乎,你可以:
- 精准获取适用于你的补贴和申请攻略;
- 免费咨询日常需要的各类政策信息;
- 与其他广州上班族进行个人提升经验分享、互助交流等;
- ……
如果觉得我们的平台有用,欢迎将「广乎」推荐给你的朋友们:)

-END-

公众号关键词回复合集

微信搜索 “广乎”公众号或扫码关注, 回复“就业补贴查看超全攻略”

扫描关注公众号
扫描关注公众号